首页 > 新闻中心 > 酒店行业动态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办案能手杨志钢淬火炼就“合金钢”

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17    次浏览

“杨志钢啊,博学好学,又能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工作中,就像是百炼成钢,而且炼成的是合金钢。”1989年杨志钢学校毕业进检察院跟的第一个师傅、现任无锡市崇安区检察院办公室主任毛亚平笑着说。“哪里有困难,就把志钢往哪里派,准没错。”崇安区检察院检察长李赢说。“杨检人特聪明,我们工作中遇到难题,他总能想到解决办法。”每个采访到的检察干警都不约而同地说。杨志钢,无锡市崇安区检察院副检察长,一名不是党员却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的人。学以致用,这一良好习惯在杨志钢20多年的检察生涯中一直延续着。2002年至2006年,杨志钢分管刑检工作。当时,崇安院每年批捕、起诉案件有七八百件,每一本卷宗他都要过目。许多案件、当事人情况,他至今都能脱口而出。做到这点,除了天赋,更多的源于勤奋。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在办公室多等一会,记工作笔记,看看今天做完了哪些事,还有哪些工作没完成,哪些是比较难办的。每一件案件,他都单独记在案件记录本上。厚厚的、A4纸大小的笔记本他办公室里已堆了四五十本。他说这些笔记本就是他的老师,教会他更好地工作。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一项重要的职能,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利器。由于老观念、老传统的影响,公安检察两家一直侧重配合,检察机关对公安的监督却相对乏力。杨志钢认为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主业之一”,不能缺位。2005年11月,无锡市中心某大酒店发生了一起影响恶劣的省公安厅督办涉毒案件,当场抓获了几十名吸毒人员。案件移送崇安检察院后,杨志钢和承办人认真分析案情,最终此案追捕2人,追诉5人,在无锡公安系统造成很大震动。崇安检察院这样不留情面的“找茬”,有力促进了公安办案质量的提高。杨志钢坦然地说:“任何一个办案的公安民警都可以到我办公室来探讨法律问题。”从戴上检徽的那天起,杨志钢就不惧工作中的任何挑战,当然,其间甘苦唯有自知。2007年1月,他接手分管反贪反渎工作。当时这支反贪队伍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士气低落,工作和兄弟院有较大差距。杨志钢一边整合队伍,一边投入办案。在战斗中锻炼队伍,提振士气。2007年1月18日,反贪局立了当年第一个受贿案,到7月18日,立了当年第十个案件。漂亮的战绩极大鼓舞士气。他分管反贪工作的5年时间里,打响了崇安区院反贪局在无锡市检察系统的名气。该局两次被无锡市院荣记集体三等功,反贪干警在省市各类业务竞赛中获奖12人次。2011年,他领导办理的无锡天鹏食品城个体商贩制售假牛肉事件背后的渎职犯罪案件,被评为2011年度全省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十大精品案件”,反渎职侵权局被授予全省检察机关“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先进集体”。漂亮地办结一件案子并非最终目的,杨志钢在办案之时就想着如何防患于未然。制售假牛肉案件办结后,他带领反贪、反渎、预防部门负责人一起走进辖区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召开“深入开展职务犯罪危险源点查控,加强危害食品安全渎职犯罪预防”座谈会,与工商执法人员一起分析食品安全领域渎职犯罪发生的原因,查找引发职务犯罪的危险源点,并就市场准入、行政收费、行政执法等重点环节的职务犯罪预防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根据办案暴露出的问题,作为一名无锡市人大代表,他在2012年初,提出了加强食品小作坊管理的建议案。20多年的淬火,炼就了一块崇安乃至无锡检察系统的“合金钢”。面对当年师傅的褒奖,杨志钢心态平和、言辞朴实:“我只是千千万万个检察官中的一分子,我的想法就是既然要做事,就要动脑筋想办法,把事情尽可能做好、做优,对得起群众的期望、组织的嘱托。”